“陛下息怒!”

  郑介深知此时此刻显隆帝已经丧失了理智。

  但作为内侍监,作为天子的心腹他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冒着触犯天威的风险劝阻显隆帝。

  “以奴婢之见,此时此刻不能捉拿赵洵进京。”

  “你说什么?”

  显隆帝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郑介,良久方是呼出一口气来。

  “奴婢觉得如今不宜捉拿赵洵进京。”

  “说下去。”

  显隆帝强自压下心头的怒火。

  “原因有三。其一,赵洵在奏疏中说魏王殿下谋反在先,他为了稳住局势被迫杀死魏王。这件事肯定是瞒不住的,如果赵洵说谎的话肯定漏洞百出。陛下可以先命人调查事件的真实性。如果真的证明赵洵在说谎的话再抓他也不迟。”

  稍顿了顿, 郑介接道:“其次,赵洵此子背后有道门,有书院。道门且不去说。但书院方面山长肯定是死保他的。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赵洵理亏,山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见显隆帝默然不语,郑介犹豫了片刻,还是继续说道:“这第三个理由,是陛下真的如此做了,那些御史言官们肯定会群情激奋。魏王殿下向来名声就不好,御史言官们经常弹劾他在封地内胡作非为, 不顾民情外出狩猎,踩踏庄稼云云。可以说魏王弄得封地百姓民不聊生。如今魏王被杀,御史言官们肯定拍手叫好。若是陛下下旨捉拿赵洵,这些御史言官们肯定会极力进谏。”

  “他们敢!”

  听到这里显隆帝彻底绷不住了。

  御史言官?这些贱骨头算什么东西?

  平日里显隆帝忍着让着,那是因为他不屑和这些只会满嘴喷粪的家伙争论。

  但不屑不代表不能,如今显隆帝承受丧子之痛,这些御史言官若是还不知轻重的在他的伤口上撒盐,显隆帝便说什么也忍不了了。

  “他们若是敢嚼舌根子,朕便把他们都拖出去廷杖,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朕的板子硬。”

  “陛下三思啊,若是您真的这么做了,那百年之后史书上肯定会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 说您杖杀忠臣啊。”

  显隆帝这下沉默了。

  郑介说的也算是实情。

  皇帝最怕的历来都是史官,因为这涉及的不仅仅有你的身前事还有身后名。

  沉默了良久之后显隆帝方是叹了一声道:“罢了,就依着你说的, 先派人去调查情况。若是真如赵洵所说,朕便也认了。可若是他敢谎报,朕要诛杀他九族!”

  此时此刻, 显隆帝方是显露出一代帝王的威严。

  沙洲城内,安西大都护刘霖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

  虽然城外一直有军队驻扎,可是这支军队似乎并没有行动的意思,而是一直隐藏在帐篷里等待机会。

  若是西域胡族和凉州叛军是在挖掘地道,想要通过地道进入沙洲城中那可糟了。

  从现在的种种迹象来看,这种可能性很高。

  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刘霖决定派人出城看看。

  结果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刘霖派出的斥候发现驻扎在城外的敌军根本没有十几万,顶多有几千人。

  只是他们搭起来的帐篷看起来很多而已。

  好家伙。

  刘霖得到这个情报后大怒。

  原来敌军已经跑路了。

  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简直是欺人太甚!

  便在这时他接到了一封来自凉州城经由传送术传来的信。

  写信的人自称赵洵,是不良帅冯昊的手下。

  刘霖和冯昊曾经在安西共事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又几经周折转移到了沙洲。

  整个过程中,冯昊都表现出了一个男人该有的坚守。

  这点让刘霖十分的感动。

  若不是冯昊舍生忘死的战斗,安西军是不可能活着回到沙洲的。

  冯昊的手下应该也不会差吧?

  毕竟好兵都是好将军教出来的。

  刘霖展开信仔细的看,可他越看越惊讶,及至最后已经是目瞪口呆。

  “什么!西域联军和沙洲叛军径直去了凉州,想要与凉州城的驻军一起攻打长安。魏王的狼子野心被赵洵发现, 赵洵斩杀之阻止了这次叛乱。西域联军应该是返回沙洲了,赵洵写这封信是叫我小心。”

  刘霖真的难以相信这一切,堂堂藩王被赵洵给斩了?

  不管他愿不愿意相信, 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整顿军队,随时准备和西迁的西域军队进行一场恶战。

  之前受过的屈辱现如今有机会全部找补回来,刘霖如何能不喜。

  他最痛恨这些两面三刀的杂胡,这一次一定要让他们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把信传送到长安后赵洵的心情很平静。

  他一点也不慌张,因为他知道显隆帝不敢把他怎么样。

  除非他把凉州城的军民全部灭了口。

  否则只要有人作证魏王叛乱,勾结西域胡族欲攻打长安的行为,赵洵就是安全的。

  因为他是为国除奸,显隆帝如果要杀赵洵,就是与天下大义作对,会人心尽失。

  即便是皇帝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完全做到为所欲为。

  他会有很多束缚,只能在这个束缚内行事。

  显隆帝这厮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应该是最明白了,这种时候不会犯蠢。

  赵洵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反倒是有些担心沙洲。

  西域联军撤军后肯定是会一路西行,返回西域的。

  他们不可避免的会路过沙洲。

  这一次他们会动心思吗?

  毕竟沙洲是连接西域和河西的门户。

  如果能够拿下沙洲,西域人就相当于是在河西扎进去了一颗钉子。

  进可攻退可守,对他们而言这一点十分有利。

  赵洵觉得他们是禁不住这种诱惑的。

  所以十有八九西域胡人会攻打沙洲城。

  所以赵洵第一时间写了一封信用传送术送到了沙洲城。

  他特地报上了名号,还提起了冯昊的大名。

  因为现任安西大都护刘霖和冯昊有旧,赵洵可以借着这层关系让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近一些。

  就是不知道刘霖在看过信后会不会听信赵洵的话。

  最终显隆帝选择前去凉州调查魏王之死的人是冯昊。

  他思来想去也只有冯昊最符合这个身份。

  毕竟冯昊乃是不良帅,是赵洵的顶头上司。

  而不良人又执掌侦查要案的权力。

  涉及藩王之死,其他衙门都不适合插手。

  唯有不良人最是稳妥。

  可冯昊就郁闷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赵洵竟然敢斩杀藩王。

  还记得出发前他曾经再三叮嘱赵洵,不要和魏王发生冲突。

  当时赵洵是怎么回答的?

  冯昊仔细回想,便记了起来当初赵洵说的是不会主动和魏王发生冲突。

  这句话就耐人寻味了。

  什么叫不会主动发生冲突,这不就是不会先出手发难的意思嘛。

  看来赵洵从离开长安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了他跟魏王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不可避免要有一场恶战。

  赵洵能做的就是不先出手。而一旦魏王先出手了,赵洵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魏王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一点作为不良帅的冯昊十分清楚。

  魏王在凉州就藩已经有一年,对凉州兵马军队肯定有很强的控制力。

  但冯昊没有想到魏王胆敢动谋反的心思。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周虽然国运衰退,但朝廷的实力也不是区区一个藩王能够比拟的。

  凉州地处河西,当地民风尚武,百姓个个骁勇善战。

  可那又如何。

  河西人丁稀薄,凉州也是如此。

  即便满打满算凑出一支军队,人数也就是在几万人顶天了。

  靠着几万人就想造反?

  魏王真是太想当然了。

  不过魏王联合西域联军的举动倒是一步不错的棋。

  西域军队至少也有十几万,若是能够借兵西域,凑出一支二十万的大军,对长安还是能够构成一定的威胁的。

  至于事情的细节究竟是怎样的,冯昊现在不得而知,他得亲自前往凉州调查一番才能弄清楚。

  无论如何,赵洵是冯昊一手提拔起来的。

  只要事情真的像赵洵在奏疏中所说的那样,冯昊无论如何也要死保赵洵。

  显隆帝肯定不会对此事善罢甘休,但政治有的时候不是仅凭上位者的喜恶,而要讲究多方博弈平衡。

  冯昊相信只要他把足够多的证据摆在显隆帝的面前,给他摆事实讲道理,此事一定能够就此揭过。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稳住赵洵。

  冯昊在离开长安城之前特地写了一封长信,随后动用传送术传到了凉州。

  他相信只要赵洵看到了这封信,一定能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剑圣魏无忌返回东越之后立即闭关修炼,任是谁来求见也不见。

  长安之战,他元气大伤,虽然捡回一条命来,但境界至少跌了三成。

  若不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安心闭关修炼,把这跌的三成境界追回来,莫说天下第二的位置不保,甚至有可能一举跌出前十。

  东越不过是弹丸之地,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就是因为有魏无忌这个天下第二的大剑圣坐镇。

  本以为他和山长之间的差距不会那么大,可这次长安之行让魏无忌彻底认识到了双方之间的差距。

  可以说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犹如隔了一条鸿沟一般,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山长的修为境界明显比当世所有修行者都高了一截,至于其他修行者无非也就是在争一个第二罢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中宁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九个装修工人把我放在茶几上,九个装修工人把我放在茶几上最新章节,九个装修工人把我放在茶几上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