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

  看到官家提起朱笔,刘烨不由童孔微缩。

  显然,官家对王素的考评结果不满意,不然的话,何必提笔修改?

  至于,王素是被黜落,还是提等。

  刘烨更偏向于前一种猜测。

  早在阅卷之时,刘烨就猜到了,官家应该不会喜欢王素的策问。

  但碍于职责,他又不得不为王素据理力争。

  当然。

  既然决定了力荐王素,刘烨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大不了和好友一样,出知地方嘛。

  反正这御史中丞做的很没劲,呆在中央和出知地方,完全没区别。

  如果硬要选一个的话,刘烨更倾向于出知地方。

  以他的官阶,去了地方,至少也是大州的知州。

  作为一州的一把手,起码能够大展拳脚,不会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的。

  而今,刘烨其实还有点羡慕刘筠。

  去了地方,总归不用像现在这般,被架在火上烤。

  另一边。

  周起也是心中一动,不得不说,王素的策问,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辛辣至极!

  纵使官家当场黜落此卷,周起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意外。

  想到这里,周起不禁用余光看了一眼刘烨。

  阅卷时,对于是否取中王素,他们之间是有分歧的。

  周起,投了反对票。

  刘烨投了赞成票,且是极力盛赞。

  晏殊,一如既往的不粘锅,谁也不得罪,既没有表示赞成,也没有表示反对,投了弃权票。

  最后,李谘的那一票成为了关键。

  不出意外,李谘最终站到了刘烨那一边。

  致使李谘赞同的,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单纯的因为李谘不喜欢寇准。

  而周起又是寇准的人。

  李谘站在周起的对立面,很正常。

  台上。

  改动了王素的成绩之后,李杰继续翻阅答卷。

  下一份是梁适的考卷。

  简略的翻看了几眼,李杰的神色中多了几分认真。

  梁适,的确有点东西。

  此篇策问中的理念,倒是和日后的王安石有些许相似。

  当然。

  也只是有点东西,并不多。

  梁适的策问还是太笼统了一点,具体细节不够翔实,但此篇策问却是五份答卷中唯一荣获三等的。

  想了想,李杰决定不动梁适的评定结果。

  三等便三等吧。

  仅凭这份意识,也值个三等。

  至于那些不够完善的细节,就让梁适慢慢去领悟好了,毕竟,梁适还年轻。

  很快,李杰就看到了最后一份答卷。

  建州浦城人,吴待问。

  此人,李杰倒是有几分印象。

  具体来说,李杰知道吴待问,不是因为吴待问,而是因为吴待问的几个孩子。

  吴氏,同样是浦城的大族之一。

  而浦城吴氏的发迹之路,也是自吴待问开始。

  吴待问是咸平三年的进士,陈尧咨、周起、范雍、吕夷简、章頔、富言,都是那一榜的进士。

  不过,这些人中,吴待问唯独和章頔有所往来。

  他们两个都是浦城人,有着同乡之宜,并且吴待问和杨亿的关系不错,杨亿又是章得象的表哥。

  有此为链接,吴氏和章氏自然素有来往。

  而吴待问能够参加制科,便是源自于章得象的举荐。

  然而,真正让浦城吴氏走向鼎盛的,并不是吴待问,而是他的儿子吴育。

  天圣五年,吴育举进士,礼部试第一,殿试中甲科,与此同时,吴育的弟弟吴京、吴方,皆是天圣五年榜的进士。

  兄弟三人齐登科,浦城吴氏瞬间名闻天下。

  后来,吴育为大宋有史以来第一位入制科三等的人,吴氏的文名更加广为流传。

  且吴育、吴充两兄弟先后任宰执,浦城吴氏正式成为大宋望族。

  再之后,吴充先后同王安石、欧阳修、吕公着、文彦博结为亲家。

  可惜,自吴充死后,浦城吴氏再无一人中第,虽然吴充为后辈编制了一张人脉网。

  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无人进士及第,失去了新鲜血液,浦城吴氏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良久。

  看完吴待问的策问,李杰不免有点失望。

  本来,李杰还是有点小期待的,吴待问能培养出四个进士儿子,他还以为对方能有什么惊喜之言。

  及第的,同司马光、范镇同科,和他三个哥哥不同科)

  结果,却只是中规中矩。

  既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没有值得批判的内容。

  成绩四等,亦是中规中矩。

  阅览完这最后一篇策问,李杰重新将视线投向台下的众人。

  “朕已悉数尽览。”

  “范仲淹,梁适可入三等,王素、吴待问可入四等,胡瑗入五等。”

  听到这个结果,众人反应不一。

  晏殊的脸色依然是波澜不惊,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他都无所谓。

  反正,他不占任何派系。

  谁升等,谁降等都和他无关。

  周起的反应也大抵如此,不过,相比于晏殊,他心里多少是带着点开心的。

  吴待问好歹是他的同年之一,虽然此前两人并无多少来往,但最近两人之间却产生了交集。

  交集源自于章得象。

  故此,吴待问也算是寇准一系的人。

  此次制科为陛下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制科,意义非凡,能够中个四等,吴待问日后的发展肯定不会差。

  己方阵营,又多一位骨干,周起能不高兴吗?

  而刘烨和李谘的反应,更多是吃惊。

  王素能从五等升为四等,这显然和他们预料的不太一样。

  ……

  ……

  ……

  吕府书房。

  哗啦!

  吕夷简直接将桌桉上的川纸丢在了地上,写字,讲究的是凝神静气。

  心不静,字不平。

  此时,吕夷简的心情明显不够平静。

  虽然他是在写字,但心思却全都在宫中。

  算算时间,官家应该在批阅制科的卷子了。

  若是看到王素的那篇策问,也不知官家会作何反应?

  王素策问的背后,自然不止是王素一人的意思。

  其实,吕夷简是不想参与进这种事的。

  官家是什么人?

  岂会因为区区言论便妥协了?

  这么做,无异于飞蛾扑火。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王氏、李氏、吕氏皆有试探之意,作为吕氏的一员,吕夷简又岂能置身事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中宁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biquke.vip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